茶文化世界特产网

世界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高埔茶

高埔茶的基本介绍“高埔茶”产地坐落于福建武平县民主乡“一眼望三省”的闽粤赣交界处最高峰—民主相公寨(海拔888m)——高埔自然村,海拔550-800m。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缠雾绕,四季分明,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黄壤资...

高埔茶的基本介绍

“高埔茶”产地坐落于福建武平县民主乡“一眼望三省”的闽粤赣交界处最高峰—民主相公寨(海拔888m)——高埔自然村,海拔550-800m。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缠雾绕,四季分明,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黄壤资源丰富,合适植被成长,给茶叶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武平县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客家祖籍地之一,总人口38万多人均为客家人。境内居民保留完整的客家风俗与民风,茶是当地居民节庆活动和祭祀必须具备的之物,茶叶制作技艺也得以完整传承。

1.客家人把中原古老茶文化带到武平,形成“一生一世不离茶”风俗,把客家人好客热情的待客之道与崇宗敬祖的孝道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遍布乡间、山岭的茶亭更是客家人乐于助人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武平绿茶与制作技艺”的传承史也是客家人文化传承史。

2.“高埔茶(武平绿茶)制作技艺”汇总了丰富的地域特点茶文化,留传言简意赅的谚语,“清明发芽,谷雨采茶。”“茶叶本是时辰草,早3日是宝,迟3日是草”;“向阳好种茶,背阳好插杉”,“竹种厚土扎根深,茶种酸土呵呵笑”......

3.从野生茶的的驯化到优质品种的引进,从制茶“出水”的三次洗锅、“升白”的第三洗锅,到传统技艺“乘热”“搓茶”与现代工艺“摊凉”“搓茶”,反映客家人宽阔的胸襟与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4.高埔茶(武平绿茶)从房前屋后进步到成片种植,从业职员剧增,高埔茶(武平绿茶)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传承好制作技艺势必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发挥很大帮助用途。

营养成分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茶叶来自于中国,茶叶最早被作为祭品用。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具备醒脑提神、利水消肿、防暑降温等效果。

商品特征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灰绿,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厚回甘好,叶底黄绿柔软明亮,达到奇葩时当地人称其为“白茶”,其茶色清如白水,清香四溢,入口柔和,“雀舌回甘韵味无穷”,是难得的茶中珍品。

历史民俗

据《武平县志》记载,三百多年前高埔自然村的茶农用独特工艺创制了“高埔茶”,并以其特有些品质闻名于闽粤赣区域,曾一度成为朝廷贡品。

高埔茶的做法

“高埔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共分七道工艺:采青、晾青、杀青、搓茶成形、出水、升白和去黄挑粗去末。正是这传统技艺,才使高埔名茶久盛不衰,尤其是上品白茶,其色清如白,清香四溢,入口柔和,雀舌回甘,韵味无穷,色香味形俱佳。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世界特产网 » 高埔茶